数组的方法清单
数组的类型相关
方法 | 描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Array.isArray() | 判断是否为数组 | |
toString() | 将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join() | 将数组转换为字符串,返回结果为转换后的字符串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字符串的方法:split() | 将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,组装为数组 | 不会改变原字符串 |
Array.from(arrayLike) | 将伪数组转化为真数组 | |
Array.of(value1, value2, value3) | 创建数组:将一系列值转换成数组 |
注意:
(1)获取数组的长度是用length
属性,不是方法。关于 length
属性,详见上一篇文章。
(2)split()
是字符串的方法,不是数组的方法。
数组元素的添加和删除
方法 | 描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push() | 向数组的最后面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数组的长度 | 会改变原数组 |
pop() | 删除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的元素 | 会改变原数组 |
unshift() | 在数组最前面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数组的长度 | 会改变原数组 |
shift() | 删除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的元素 | 会改变原数组 |
splice() | 从数组中删除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元素组成的新数组 | 会改变原数组 |
slice() | 从数组中提取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concat() | 合并数组: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fill() | 填充数组:用固定的值填充数组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 | 会改变原数组 |
数组排序
方法 | 描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reverse() | 反转数组,返回结果为反转后的数组 | 会改变原数组 |
sort() | 对数组的元素,默认按照Unicode 编码,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| 会改变原数组 |
查找数组的元素
方法 | 描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indexOf(value) | 从前往后索引,检索一个数组中是否含有指定的元素 | |
lastIndexOf(value) | 从后往前索引,检索一个数组中是否含有指定的元素 | |
includes(item) | 数组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内容 | |
find(function()) | 找出第一个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的元素 | |
findIndex(function()) | 找出第一个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的元素的 index | |
every() | 确保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,则停止遍历,此方法才返回 true | 全真才为真。要求每一项都返回 true,最终的结果才返回 true |
some() | 数组中只要有一个元素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,则停止遍历,此方法就返回 true | 一真即真。只要有一项返回 true,最终的结果就返回 true |
遍历数组
方法 | 描述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for 循环 | 最传统的方式遍历数组,这个大家都懂 | |
forEach() | 遍历数组,但需要兼容 IE8 以上 | 不会改变原数组。forEach() 没有返回值。也就是说,它的返回值是 undefined |
for of | 遍历数组(ES6语法) | 不会改变原数组。另外,不要使用 for in 遍历数组 |
map() | 对原数组中的每一项进行加工,将组成新的数组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filter() | 过滤数组:返回结果是 true 的项,将组成新的数组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 | 不会改变原数组 |
reduce | 接收一个函数作为累加器,返回值是回调函数累计处理的结果 | 比较复杂 |
isArray():判断是否为数组
语法:
布尔值 = Array.isArray(被检测的数组);
以前,我们会通过 A instanceof B
来判断 A 是否属于 B 类型。但是在数组里,这种 instanceof 方法已经用的不多了,因为有 isArray()方法。
数组转换为字符串
数组转为字符串,有三种方式。
方式1、toString()
// 语法
字符串 = 数组.toString();
// 举例
const result = [1, 3, 5].toString(); // 转换结果 result 为字符串 '1, 3, 5'
解释:把数组转换成字符串,每一项用英文逗号,
分割。
备注:大多数的数据类型都可以使用.toString()
方法,将其转换为字符串。
方式 2
// 语法
字符串 = String(数组);
// 举例
const result = String([1, 3, 5]); // 转换结果 result 为字符串 '1, 3, 5'
方式 3:join()方法
字符串 = 数组.join(','); // 将数组转为字符串,每一项用 英文逗号 分隔
关于 join()方法的详细介绍,详见下一段。
join()
join()
:将数组转换为字符串,返回结果为转换后的字符串(不会改变原来的数组)。
补充:join()
方法可以指定一个字符串作为参数,这个参数是元素之间的连接符;如果不指定连接符,则默认使用英文逗号,
作为连接符,此时和 toString()的
效果是一致的。
语法:
新的字符串 = 原数组.join(参数); // 参数选填
代码举例:
const arr = ['a', 'b', 'c'];
const result1 = arr.join(); // 这里没有指定连接符,所以默认使用 , 作为连接符
const result2 = arr.join('-'); // 使用指定的字符串作为连接符
console.log(typeof arr); // 打印结果:object
console.log(typeof result1); // 打印结果:string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1:' + result1);
console.log('result2:' + result2);
上方代码中,最后三行的打印结果是:
arr =["a","b","c"]
result1:a,b,c
result2:a-b-c
split()
注意,
split()
是字符串的方法,不是数组的方法。
语法:
新的数组 = str.split(分隔符);
解释:通过指定的分隔符,将一个字符串拆分成一个数组。不会改变原字符串。
备注:split()
这个方法在实际开发中用得非常多。一般来说,从接口拿到的 json 数据中,经常会收到类似于"q, i, a, n"
这样的字符串,前端需要将这个字符串拆分成['q', 'i', 'a', 'n']
数组,这个时候split()
方法就派上用场了。
Array.from():将伪数组转换为真数组
语法:
array = Array.from(arrayLike);
作用:将伪数组或可遍历对象转换为真数组。
代码举例:
const name = 'qianguyihao';
console.log(Array.from(name)); // 打印结果是数组:["q","i","a","n","g","u","y","i","h","a","o"]
伪数组与真数组的区别
伪数组:包含 length 属性的对象或可迭代的对象。
另外,伪数组的原型链中没有 Array.prototype,而真数组的原型链中有 Array.prototype。因此伪数组没有数组的一般方法,比如 pop()、join() 等方法。
伪数组举例
<body>
<button>按钮1</button>
<button>按钮2</button>
<button>按钮3</button>
<script>
let btnArray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'button');
console.log(btnArray);
console.log(btnArray[0]);
</script>
</body>
上面的布局中,有三个 button 标签,我们通过getElementsByTagName
获取到的btnArray
实际上是伪数组,并不是真实的数组:
既然btnArray
是伪数组,它就不能使用数组的一般方法,否则会报错:
解决办法:采用Array.from
方法将btnArray
这个伪数组转换为真数组即可:
Array.from(btnArray);
然后就可以使用数组的一般方法了:
Array.of():创建数组
语法:
Array.of(value1, value2, value3);
作用:根据参数里的内容,创建数组。
举例:
const arr = Array.of(1, 'abc', true);
console.log(arr); // 打印结果是数组:[1, "abc", true]
补充:new Array()
和 Array.of()
的区别在于:当参数只有一个时,前者表示数组的长度,后者表示数组中的内容。
数组元素的添加和删除
push()
push()
:向数组的最后面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数组的长度。会改变原数组,因为原数组变成了新数组。
语法:
新数组的长度 = 数组.push(元素);
新数组的长度 = 数组.push(元素1,元素2 ...);
代码举例:
var arr = ['王一', '王二', '王三'];
var result1 = arr.push('王四'); // 末尾插入一个元素
var result2 = arr.push('王五', '王六'); // 末尾插入多个元素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 // 打印结果:["王一","王二","王三","王四","王五","王六"]
console.log(result1); // 打印结果:4
console.log(result2); // 打印结果:6
pop()
pop()
:删除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的元素。
语法:
被删除的元素 = 数组.pop();
代码举例:
var arr = ['王一', '王二', '王三'];
var result1 = arr.pop(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 // 打印结果:["王一","王二"]
console.log(result1); // 打印结果:王三
unshift()
unshift()
:在数组最前面插入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数组的长度。会改变原数组,将原数组变成了新数组。插入元素后,其他元素的索引会依次调整。
语法:
新数组的长度 = 数组.unshift(元素);
新数组的长度 = 数组.unshift(元素1,元素2...);
代码举例:
var arr = ['王一', '王二', '王三'];
var result1 = arr.unshift('王四'); // 最前面插入一个元素
var result2 = arr.unshift('王五', '王六'); // 最前面插入多个元素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 // 打印结果:["王五","王六","王四","王一","王二","王三"]
console.log(result1); // 打印结果:4
console.log(result2); // 打印结果:6
shift()
shift()
:删除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的元素。
语法:
被删除的元素 = 数组.shift();
代码举例:
var arr = ['王一', '王二', '王三'];
var result1 = arr.shift(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 // 打印结果:["王二","王三"]
console.log(result1); // 打印结果:王一
splice()
splice()
:从数组中删除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被删除元素组成的新数组(会改变原来的数组)。
备注:该方法会改变原数组,会将指定元素从原数组中删除;被删除的元素会封装到一个新的数组中返回。
语法:
新数组 = 原数组.splice(起始索引index);
新数组 = 原数组.splice(起始索引index, 需要删除的个数);
新数组 = 原数组.splice(起始索引index, 需要删除的个数, 新的元素1, 新的元素2...);
上方语法中,第三个及之后的参数,表示:删除元素之后,向原数组中添加新的元素,这些元素将会自动插入到起始位置索引的前面。也可以理解成:删除了哪些元素,就在那些元素的所在位置补充新的内容。
slice()
方法和splice()
方法很容易搞混,请一定要注意区分。
举例 1:
var arr1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var result1 = arr1.splice(1); //从第index为1的位置开始,删除元素
console.log('arr1:' + JSON.stringify(arr1));
console.log('result1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1));
打印结果:
arr1:["a"]
result1:["b","c","d","e","f"]
举例 2:
var arr2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var result2 = arr2.splice(-2); //删除最后两个元素
console.log('arr2:' + JSON.stringify(arr2));
console.log('result2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2));
打印结果:
arr2:["a","b","c","d"]
result2:["e","f"]
举例 3:
var arr3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var result3 = arr3.splice(1, 3); //从第index为1的位置开始删除元素,一共删除三个元素
console.log('arr3:' + JSON.stringify(arr3));
console.log('result3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3));
打印结果:
arr3:["a","e","f"]
result3:["b","c","d"]
举例4:(删除指定元素,用得很多)
const arr4 = ['a', 'b', 'c', 'd'];
arr4.splice(arr4.indexOf('c'), 1); // 删除数组中的'c'这个元素
console.log('arr4:' + JSON.stringify(arr4));
举例 5:(第三个参数的用法)
var arr5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//从第index为1的位置开始删除元素,一共删除三个元素。并且在index=1的位置前面追加两个元素"千古壹号"、"vae"(其实就是将index为1的元素改为"千古壹号",index为2的元素改为"vae")。
var result5 = arr5.splice(1, 3, '千古壹号', 'vae');
console.log('arr5:' + JSON.stringify(arr5));
console.log('result5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5));
打印结果:
arr5:["a","千古壹号","vae","e","f"]
result5:["b","c","d"]
我们再看个类似的例子:
// 需求:针对数组 [a, b, c, d] 将索引为1的数据修改为e, 索引为2的修改为f
// 写法1:普通写法
const arr = [a, b, c ,d];
arr[1] = 'e';
arr[2] = 'f';
// 写法2:通过 splice() 实现
const arr = [a, b, c ,d];
arr.splice(1,2, 'e', 'f');
concat()
concat()
: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。不会改变原数组。concat()
方法的作用是数组合并。
语法:
新数组 = 数组1.concat(数组2, 数组3 ...);
举例:
const arr1 = [1, 2, 3];
const arr2 = ['a', 'b', 'c'];
const arr3 = ['千古壹号', 'vae'];
const result1 = arr1.concat(arr2);
const result2 = arr2.concat(arr1, arr3);
console.log('arr1 =' + JSON.stringify(arr1));
console.log('arr2 =' + JSON.stringify(arr2));
console.log('arr3 =' + JSON.stringify(arr3));
console.log('result1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1));
console.log('result2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2));
打印结果:
arr1 = [1, 2, 3];
arr2 = ['a', 'b', 'c'];
arr3 = ['千古壹号', 'vae'];
result1 = [1, 2, 3, 'a', 'b', 'c'];
result2 = ['a', 'b', 'c', 1, 2, 3, '千古壹号', 'vae'];
从打印结果中可以看到,原数组并没有被修改。
数组合并的另一种方式:
我们可以使用...
这种扩展运算符,将两个数组进行合并。举例如下:
const arr1 = [1, 2, 3];
const result = ['a', 'b', 'c', ...arr1]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result)); // 打印结果:["a","b","c",1,2,3]
备注:数组不能使用加号进行拼接。如果使用加号进行拼接会先转换成字符串再拼接。
slice()
slice()
:从数组中提取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元素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(不会改变原来的数组)。
备注:该方法不会改变原数组,而是将截取到的元素封装到一个新数组中返回。
语法:
新数组 = 原数组.slice(开始位置的索引);
新数组 = 原数组.slice(开始位置的索引, 结束位置的索引); //注意:提取的元素中,包含开始位置,不包含结束位置
举例:
const arr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const result1 = arr.slice(); // 不加参数时,则获取所有的元素。相当于数组的整体赋值
const result2 = arr.slice(2); // 从第二个值开始提取,直到末尾
const result3 = arr.slice(-2); // 提取最后两个元素
const result4 = arr.slice(2, 4); // 提取从第二个到第四个之间的元素(不包括第四个元素)
const result5 = arr.slice(4, 2); // 空
console.log('arr: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1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1));
console.log('result2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2));
console.log('result3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3));
console.log('result4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4));
console.log('result5: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5));
打印结果:
arr: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result1: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result2: ['c', 'd', 'e', 'f'];
result3: ['e', 'f'];
result4: ['c', 'd'];
result5: [];
补充:
很多前端开发人员会用 slice()将伪数组,转化为真数组。写法如下:
// 方式1
array = Array.prototype.slice.call(arrayLike);
// 方式2
array = [].slice.call(arrayLike);
ES6 看不下去这种蹩脚的转化方法,于是出了一个新的 API:(专门用来将伪数组转化成真数组)
array = Array.from(arrayLike);
关于这个 API 的详细介绍,上面的内容已经讲了,请往前翻。
fill()
fill()
:用一个固定值填充数组,返回结果为新的数组。会改变原数组。
语法:
// 用一个固定值填充数组。数组里的每个元素都会被这个固定值填充
新数组 = 数组.fill(固定值);
// 从 startIndex 开始的数组元素,用固定值填充
新数组 = 数组.fill(固定值, startIndex);
// 从 startIndex 到 endIndex 之间的元素(包左不包右),用固定值填充
新数组 = 数组.fill(固定值, startIndex, endIndex);
举例1:
// 创建一个长度为4的空数组,然后用 'f' 来填充这个空数组
console.log(Array(4).fill('f')); // ['f', 'f', 'f,' 'f']
// 将现有数组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填充
console.log(['a', 'b', 'c', 'd'].fill('f')); // ['f', 'f', 'f,' 'f']
举例2:
// 指定位置进行填充
let arr1 = ['a', 'b', 'c', 'd'];
let arr2 = arr1.fill('f', 1, 3);
console.log(arr1); // ['a', 'f', 'f,' 'd']
console.log(arr2); // ['a', 'f', 'f,' 'd']
reverse()
reverse()
:反转数组,返回结果为反转后的数组(会改变原来的数组)。
语法:
反转后的数组 = 数组.reverse();
举例:
var arr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f'];
var result = arr.reverse(); // 将数组 arr 进行反转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打印结果:
arr =["f","e","d","c","b","a"]
result =["f","e","d","c","b","a"]
从打印结果可以看出,原来的数组已经被改变了。
sort()
sort()方法需要好好理解。
sort()
:对数组的元素进行从小到大来排序(会改变原来的数组)。
无参时
如果在使用 sort() 方法时不带参,则默认按照元素的Unicode 编码,从小到大进行排序。
举例 1:(当数组中的元素为字符串时)
let arr1 = ['e', 'b', 'd', 'a', 'f', 'c'];
let result = arr1.sort(); // 将数组 arr1 进行排序
console.log('arr1 =' + JSON.stringify(arr1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打印结果:
arr1 =["a","b","c","d","e","f"]
result =["a","b","c","d","e","f"]
从上方的打印结果中,我们可以看到,sort 方法会改变原数组,而且方法的返回值也是同样的结果。
举例 2:(当数组中的元素为数字时)
let arr2 = [5, 2, 11, 3, 4, 1];
let result = arr2.sort(); // 将数组 arr2 进行排序
console.log('arr2 =' + JSON.stringify(arr2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打印结果:
arr2 =[1,11,2,3,4,5]
result =[1,11,2,3,4,5]
上方的打印结果中,你会发现,使用 sort() 排序后,数字11
竟然在数字2
的前面。这是为啥呢?因为上面讲到了,sort()
方法是按照Unicode 编码进行排序的。
那如果我想让 arr2 里的数字,完全按照从小到大排序,怎么操作呢?继续往下看。
带参时,自定义排序规则
如果在 sort()方法中带参,我们就可以自定义排序规则。具体做法如下:
我们可以在 sort()的参数中添加一个回调函数,来指定排序规则。回调函数中需要定义两个形参,JS将会分别使用数组中的元素作为实参去调用回调函数。
JS根据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来决定元素的排序:(重要)
如果返回一个大于 0 的值,则元素会交换位置
如果返回一个小于 0 的值,则不交换位置。
如果返回一个等于 0 的值,则认为两个元素相等,则不交换位置
如果只是看上面的文字,可能不太好理解,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,你肯定就能明白。
举例:将数组中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排序
写法 1:
var arr = [5, 2, 11, 3, 4, 1];
// 自定义排序规则
var result = arr.sort(function (a, b) {
if (a > b) {
// 如果 a 大于 b,则交换 a 和 b 的位置
return 1;
} else if (a < b) {
// 如果 a 小于 b,则位置不变
return -1;
} else {
// 如果 a 等于 b,则位置不变
return 0;
}
});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打印结果:
arr = [1, 2, 3, 4, 5, 11];
result = [1, 2, 3, 4, 5, 11];
上方代码的写法太啰嗦了,其实也可以简化为如下写法:
写法 2:(ES5写法)
var arr = [5, 2, 11, 3, 4, 1];
// 自定义排序规则
var result = arr.sort(function (a, b) {
return a - b; // 升序排列
// return b - a; // 降序排列
});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打印结果不变。
上方代码还可以写成 ES6 的形式,也就是将 function 改为箭头函数,其写法如下。
写法 3:(ES6写法,箭头函数)
let arr = [5, 2, 11, 3, 4, 1];
// 自定义排序规则
let result = arr.sort((a, b) => {
return a - b; // 升序排列
});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上方代码,因为函数体内只有一句话,所以可以去掉 return 语句,继续简化为如下写法。
写法 4:(推荐写法)
let arr = [5, 2, 11, 3, 4, 1];
// 自定义排序规则:升序排列
let result = arr.sort((a, b) => a - b);
console.log('arr =' + JSON.stringify(arr));
console.log('result =' + JSON.stringify(result));
上面的各种写法中,写法 4 是我们在实战开发中用得最多的。
为了确保代码的简洁优雅,接下来的讲解中,凡是涉及到函数,我们将尽量采用 ES6 中的箭头函数来写。
举例:将数组从小到大排序
将数组从小到大排序,这个例子很常见。但在实际开发中,总会有一些花样。
下面这段代码,在实际开发中,经常用到,一定要掌握。完整代码如下: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 /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.0" />
<title>Document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script>
let dataList = [
{
title: '品牌鞋子,高品质低价入手',
publishTime: 200,
},
{
title: '不是很贵,但是很暖',
publishTime: 100,
},
{
title: '无法拒绝的美食,跟我一起吃',
publishTime: 300,
},
];
console.log('qianguyihao 排序前的数组:' + JSON.stringify(dataList));
// 将dataList 数组,按照 publishTime 字段,从小到大排序。(会改变原数组)
dataList.sort((a, b) => parseInt(a.publishTime) - parseInt(b.publishTime));
console.log('qianguyihao 排序后的数组:' + JSON.stringify(dataList));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打印结果:
qianguyihao 排序前的数组:[
{"title":"品牌鞋子,高品质低价入手","publishTime":200},
{"title":"不是很贵,但是很暖","publishTime":100},
{"title":"无法拒绝的美食,跟我一起吃","publishTime":300}
]
qianguyihao 排序后的数组:[
{"title":"不是很贵,但是很暖","publishTime":100},
{"title":"品牌鞋子,高品质低价入手","publishTime":200},
{"title":"无法拒绝的美食,跟我一起吃","publishTime":300}
]
上方代码中,肯定有人会问: publishTime 字段已经是 int 类型了,为啥在排序前还要做一次 parseInt() 转换?这是因为,这种数据,一般是后台接口返回给前端的,数据可能是 int 类型、也可能是字符串类型,所以前端还是统一先做一下 partInt() 比较保险。这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风险意识。
indexOf() 和 lastIndexOf():获取元素的索引
语法 1:
元素的索引 = 数组.indexOf(想要查询的元素);
元素的索引 = 数组.lastIndexOf(想要查询的元素);
备注:indexOf()
是从左往右查找元素的位置。同理,lastIndexOf()
是从右往左寻找。
解释:可以检索一个数组中是否含有指定的元素。如果数组中含有该元素,则会返回其第一次出现的索引,并立即停止查找;如果没有找到指定的内容,则返回 -1。
这个方法的作用:
如果找到了指定的元素,就返回元素对应的位置。
如果没有找到指定的元素,就会返回-1。
注意:indexOf()
在检索时,是严格类型约束,类似于===
。
举例 :
const arr =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, 'd', 'c'];
console.log(arr.indexOf('c')); //从前往后,找第一个"c"在哪个位置
console.log(arr.lastIndexOf('d')); //从后往前,找第一个"d"在哪个位置
打印结果:
2
5
举例:
let arr = ['1', '2', '3', '4', '5'];
console.log(arr.indexOf(2));
打印结果:
-1
语法 2:
这个方法还可以指定第二个参数,用来指定查找的起始位置。语法如下:
索引值 = 数组.indexOf(想要查找的元素, [查找的起始位置]);
这个方法的第二个参数非常巧妙,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面试题中,时常出现。
举例:(两个参数时,需要特别注意)
let arr = ['q', 'i', 'a', 'n', 'g', 'u', 'y', 'i', 'h', 'a', 'o'];
result = str.indexOf('a', 3); // 从下标为3的位置开始查找 'a'这个元素 【重要】
console.log(result); // 打印结果:9
上方代码中,indexOf()
方法中携带了两个参数,具体解释请看注释。
includes()
语法:
布尔值 = arr.includes(想要查找的元素, [position]);
解释:判断一个数组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。如果是,则会返回 true;否则返回 false。
参数中的 position
:如果不指定,则默认为0;如果指定,则规定了检索的起始位置。
const arr = [11, 12, 13, 14, 15];
console.log(arr.includes(12)); // 打印结果:true
console.log(arr.includes(20)); // 打印结果:false
console.log(arr.includes(11, 1)); // 打印结果:false
find()和findIndex()
find()
语法:
const itemResult = arr.find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return true;
});
作用:找出第一个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的元素,并立即停止查找;如果没找到,则返回 undefined。
备注:一旦找到符合条件的第一个元素,将不再继续往下遍历。
举例1:
let arr = [2, 3, 2, 5, 7, 6];
let result = arr.find((item, index) => {
return item > 4; //遍历数组arr,一旦发现有第一个元素大于4,就把这个元素返回
// 上面这行代码是简写方式;完整写法也可以这样写:ccif (item > 4) {return true}
});
console.log(result); //打印结果:5
重要提醒:如果改变了 itemResult 内部的值,则 arr 里的对应元素,它的值也会被改变。举例如下。
举例2:todo
findIndex()
语法:
const indexResult = arr.findIndex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return true;
});
作用:找出第一个满足「指定条件返回 true」的元素的索引,并立即停止遍历;如果没找到,则返回 -1。
举例:
我们直接把上面find 方法的代码示例改成 findIndex,看看效果。
let arr = [2, 3, 2, 5, 7, 6];
let result = arr.findIndex((item, index) => {
return item > 4; //遍历数组arr,一旦发现有第一个元素大于4,就把这个元素的index返回
});
console.log(result); //打印结果:3
every()和some()
every()
语法:
const boolResult = arr.every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return true;
});
every()
: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,如果都返回 true,every 就返回 true;如果有一项返回 false,则停止遍历,此方法返回 false。
注意:every()方法的返回值是 boolean 值,参数是回调函数。
举例:
var arr1 = ['千古', '宿敌', '南山忆', '素颜'];
var bool1 = arr1.every(function (item, index, array) {
if (item.length > 2) {
return false;
}
return true;
});
console.log(bool1); //输出结果:false。只要有一个元素的长度是超过两个字符的,就返回false
var arr2 = ['千古', '宿敌', '南山', '素颜'];
var bool2 = arr2.every(function (item, index, array) {
if (item.length > 2) {
return false;
}
return true;
});
console.log(bool2); //输出结果:true。因为每个元素的长度都是两个字符。
some()
some()
:对数组中每一个元素运行回调函数,只要有一个元素返回 true,则停止遍历,此方法返回 true。
注意:some()方法的返回值是 boolean 值。
every() 和 some() 的使用场景
every() 和 some() 这两个方法,初学者很容易搞混。要怎么区分呢?你可以这样记:
every():全部真,才为真。当你需要让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满足指定条件时,那就使用 every()。
some():一个真,则为真,点到为止。数组中只要有一个元素满足指定条件时,就停止遍历。那就使用 some()。
valueOf():返回数组本身
数组本身 = 数组.valueOf();
这个方法的意义不大。因为我们直接写数组对象的名字,就已经是数组本身了。
遍历数组
概念
遍历数组:获取并操作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,然后得到想要的返回结果。在实战开发中使用得非常频繁。
语法:
// ES5语法
数组/boolean/无 = 数组.forEach/map/filter(function (item, index, arr) {
相关代码和返回值;
})
// ES6语法
数组/boolean/无 = 数组.forEach/map/filter((item, index, arr) => {
相关代码和返回值;
})
有了上面这些方法(其实远不止这几个),就可以替代 for 循环了。
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for循环,然后依次介绍其他方法。
for 循环遍历
举例:
const arr = ['千古壹号', '许嵩', 'vae'];
for (le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 {
console.log(arr[i]); // arr[i]代表的是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i
}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
打印结果:
千古壹号
许嵩
vae
["千古壹号","许嵩","vae"]
forEach()
forEach()
这种遍历方法只支持 IE8 以上的浏览器。IE8 及以下的浏览器均不支持该方法。所以如果需要兼容 IE8,则不要使用 forEach,改为使用 for 循环来遍历即可。
语法
// ES5语法
arr.forEach(function 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{
console.log(currentValue);
});
// ES6语法
arr.forEach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console.log(currentValue);
});
forEach()方法需要一个函数作为参数。这种函数,是由我们创建但是不由我们调用的,我们称为回调函数。
数组中有几个元素,该回调函数就会执行几次。
回调函数中传递三个参数:
参数1:当前正在遍历的元素
参数2:当前正在遍历的元素的索引
参数3:正在遍历的数组
注意,forEach() 没有返回值。也可以理解成:forEach() 的返回值是 undefined。如果你尝试 newArray = currentArray.forEach()
这种方式来接收,是达不到效果的。
代码举例:
let myArr = ['王一', '王二', '王三'];
myArr.forEach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console.log('item:' + currentItem);
console.log('index:' + currentIndex);
console.log('arr:' + JSON.stringify(currentArray));
console.log('----------');
});
打印结果:
item:王一
index:0
arr:["王一","王二","王三"]
----------
item:王二
index:1
arr:["王一","王二","王三"]
----------
item:王三
index:2
arr:["王一","王二","王三"]
----------
forEach() 会不会改变原数组?
forEach() 会不会改变原数组?关于这个问题,大部分人会搞错。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代码。
1、数组的元素是基本数据类型:(无法改变原数组)
let numArr = [1, 2, 3];
numArr.forEach((item) => {
item = item * 2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numArr)); // 打印结果:[1, 2, 3]
上面这段代码,你可要看仔细了,打印结果是 [1, 2, 3]
,不是 [2, 4, 6]
。
2、数组的元素是引用数据类型:(直接修改整个元素对象时,无法改变原数组)
let objArr = [
{ name: '千古壹号', age: 20 },
{ name: '许嵩', age: 30 },
];
objArr.forEach((item) => {
item = {
name: '邓紫棋',
age: '29',
}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objArr)); // 打印结果:[{"name":"千古壹号","age":20},{"name":"许嵩","age":30}]
3、数组的元素是引用数据类型:(修改元素对象里的某个属性时,可以改变原数组)
let objArr = [
{ name: '千古壹号', age: 28 },
{ name: '许嵩', age: 30 },
];
objArr.forEach((item) => {
item.name = '邓紫棋'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objArr)); // 打印结果:[{"name":"邓紫棋","age":28},{"name":"邓紫棋","age":30}]
如果你需要通过 forEach 修改原数组,建议用 forEach 里面的参数 2 和参数 3 来做,具体请看下面的标准做法。
4、forEach() 通过参数 2、参数 3 修改原数组:(标准做法,一定要看)
// 1、数组的元素是基本数据类型
let numArr = [1, 2, 3];
numArr.forEach((item, index, arr) => {
arr[index] = arr[index] * 2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numArr)); // 打印结果:[2,4,6]
// 2、数组的元素是引用数据类型时,直接修改对象
let objArr = [
{ name: '千古壹号', age: 28 },
{ name: '许嵩', age: 34 },
];
objArr.forEach((item, index, arr) => {
arr[index] = {
name: '小明',
age: '10',
}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objArr)); // 打印结果:[{"name":"小明","age":"10"},{"name":"小明","age":"10"}]
// 3、数组的元素是引用数据类型时,修改对象的某个属性
let objArr2 = [
{ name: '千古壹号', age: 28 },
{ name: '许嵩', age: 34 },
];
objArr2.forEach((item, index, arr) => {
arr[index].name = '小明'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objArr2)); // 打印结果:[{"name":"小明","age":28},{"name":"小明","age":34}]
总结:
如果纯粹只是遍历数组,那么,可以用 forEach() 方法。但是,如果你想在遍历数组的同时,去改变数组里的元素内容,那么,最好是用 map() 方法来做,不要用 forEach()方法,避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。
参考链接:
空数组调用 forEach() 方法时,会不会报错?
例1:
const arr1 = undefined;
arr.forEach(item => {
console.log(item);
item.name = 'qianguyihao';
});
上面的代码中,数组 arr1 并不存在,所以会报错Uncaught TypeError: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undefined (reading 'forEach')
例2:
const arr2 = [];
arr2.forEach(item => {
console.log(item);
item.name = "qianguyihao";
});
上面的代码中,arr2是空数组,但是在遍历时并不会报错,因为 forEach 是数组的内置方法。arr2作为空数组,是属于特殊的数组,数组在调用内置方法时不会报错。在上面的例2中,forEach 对空数组不会执行回调函数(也就意味着,console.log 那行不会执行),因为没有元素需要遍历。
如果把 forEach() 换成 map()方法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for of
ES6语法推出了 for of,可用于循环遍历数组。
语法
for(let value of arr) {
console.log(value);
}
不要使用 for in 遍历数组
for in 是专门用于遍历对象的。对象的属性是无序的(而数组的元素有顺序),for in循环就是专门用于遍历无序的对象。所以,不要用 for in 遍历数组。
for in语法:
for (let key in obj) {
console.log(key);
console.log(obj.key);
}
map()
语法
// ES5语法
const newArr = arr.map(function 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{
return newItem;
});
// ES6语法
const newArr = arr.map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return newItem;
});
解释:对数组中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,返回该函数的结果,组成的新数组(返回的是加工后的新数组)。不会改变原数组。
作用: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进行加工。
举例 1:(拷贝的过程中改变数组元素的值)
有一个已知的数组 arr1,我要求让 arr1 中的每个元素的值都加 10,这里就可以用到 map 方法。代码举例:
const arr1 = [1, 3, 6, 2, 5, 6];
const arr2 = arr1.map(item => {
return item + 10; //让arr1中的每个元素加10
});
console.log(arr2); // 数组 arr2 的值:[11, 13, 16, 12, 15, 16]
举例 2:【重要案例,实际开发中经常用到】
将 A 数组中某个属性的值,存储到 B 数组中。代码举例:
const arr1 = [
{ name: '千古壹号', age: '28' },
{ name: '许嵩', age: '32' },
];
// 举例2.1、将数组 arr1 中的 name 属性,存储到 数组 arr2 中
const arr2 = arr1.map(item => item.name);
// 上面的代码是简写的方式。完整写法是下面这样:(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)
const _arr2 = arr1.map(item => {
return item.name;
});
// 举例2.2、将数组 arr1 中的 name、age这两个属性,改一下“键”的名字,存储到 arr3中
const arr3 = arr1.map(item => ({
myName: item.name,
myAge: item.age,
})); // 将数组 arr1 中的 name 属性,存储到 数组 arr2 中
console.log('arr1:' + JSON.stringify(arr1));
console.log('arr2:' + JSON.stringify(arr2));
console.log('arr3:' + JSON.stringify(arr3));
打印结果:
arr1:[{"name":"千古壹号","age":"28"},{"name":"许嵩","age":"32"}]
arr2:["千古壹号","许嵩"]
arr3:[{"myName":"千古壹号","myAge":"28"},{"myName":"许嵩","myAge":"32"}]
map 的应用场景,主要就是以上两种。
map() 方法会不会改变原数组?
答案:不一定。
举例:
const arr = [
{
name: "qianguyihao1",
age: 22,
},
{
name: "qianguyihao2",
age: 23,
},
];
arr.map((item) => {
item.name = "haha"; // 修改 item 里的某个属性
return item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));
打印结果:
[{"name":"haha","age":22},{"name":"haha","age":23}]
总结:map方法如果是修改整个item的值,则不会改变原数组。但如果是修改 item 里面的某个属性,那就会改变原数组。
map()在遍历时,如果不写 return 会怎么样
举例:
const arr1 = [{ name: 'hehe1' }, { name: 'hehe2' }];
const arr2 = arr1.map(item => {
item.name = 'haha';
});
console.log(arr1);
console.log(arr2);
代码执行完成后:
arr1 的结果:[{ name: 'haha' }, { name: 'haha' }]
arr2 的结果:[undefined, undefined]
由此可见,如果 map() 方法中没有 return 语句也是合法的,它会默认返回 undefined
。
所以,针对对象数组,如果你只是想修改对象中的某个属性值,而不想创建新数组的话,建议使用 forEach() 方法,而不是 map() 方法。map() 方法的初衷是创建一个新数组。
filter()
语法
const newArr = arr.filter((currentItem, currentIndex, currentArray) => {
return true;
});
解释:对数组中的每一项运行回调函数,该函数返回结果是 true 的项,将组成新的数组(返回值就是这个新数组)。不会改变原数组。
作用:对数组进行过滤。
举例
举例 1:找出数组 arr1 中大于 4 的元素,返回一个新的数组。代码如下:
let arr1 = [1, 3, 6, 2, 5, 6];
let arr2 = arr1.filter(item => {
if (item > 4) {
return true; // 将arr1中大于4的元素返回,组成新的数组
}
return false;
});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1)); // 打印结果:[1,3,6,2,5,6]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2)); // 打印结果:[6,5,6]
上方代码更简洁的写法如下:
let arr1 = [1, 3, 6, 2, 5, 6];
let arr2 = arr1.filter(item => item > 4); // 将arr1中大于4的元素返回,组成新的数组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1)); // 打印结果:[1,3,6,2,5,6]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2)); // 打印结果:[6,5,6]
举例 2:
获取对象数组 arr1 中指定类型的对象,放到数组 arr2 中。代码举例如下:
const arr1 = [
{ name: '许嵩', type: '一线' },
{ name: '周杰伦', type: '退居二线' },
{ name: '邓紫棋', type: '一线' },
];
const arr2 = arr1.filter(item => item.type == '一线'); // 筛选出一线歌手
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arr2));
打印结果:
[
{ name: '许嵩', type: '一线' },
{ name: '邓紫棋', type: '一线' },
];
两端代码对比
仔细看看下面这两段代码,有什么区别。数组 arr2的打印结果是不一样的。
第一段代码:
const arr1 = [
{
name: 'a',
num: 1,
},
{
name: 'b',
num: 2,
},
];
const arr2 = [];
const arr3 = dataList.filter(item => {
return item.num === 1;
arr2.push(item);
});
console.log(arr2);
第二段代码:
const arr1 = [
{
name: 'a',
num: 1,
},
{
name: 'b',
num: 2,
},
];
const arr2 = [];
const arr3 = dataList.filter(item => {
if (item.num === 1) return item;
arr2.push(item);
});
console.log('smyhvae arr2:', arr2);
分析:
- 第一段代码的打印结果是 空数组
[]
。因为return
语句位于回调函数的第一行,所以一旦执行就直接返回,导致后面的arr2.push(item);
永远不会被执行,因此arr2
始终为空。 - 第二段代码的打印结果是
[{ name: 'b', num: 2 }]
。由于return
语句位于if
语句内部,只有在特定条件下(item.num === 1
)才会终止回调函数,否则arr2.push(item);
仍然会被执行,因此arr2
中会有值。
reduce()
reduce() 语法
reduce 的发音:[rɪ'djuːs]。中文含义是减少,但这个方法跟“减少”没有任何关系。
reduce() 方法接收一个函数作为累加器,数组中的每个值(从左到右)开始缩减,最终计算为一个值。返回值是回调函数累计处理的结果。
语法:
arr.reduce(function (previousValue, currentValue, currentIndex, arr) {}, initialValue);
参数解释:
previousValue:必填,上一次调用回调函数时的返回值
currentValue:必填,当前正在处理的数组元素
currentIndex:选填,当前正在处理的数组元素下标
arr:选填,调用 reduce()方法的数组
initialValue:选填,可选的初始值(作为第一次调用回调函数时传给 previousValue 的值)
在以往的数组方法中,匿名的回调函数里是传三个参数:item、index、arr。但是在 reduce() 方法中,前面多传了一个参数previousValue
,这个参数的意思是上一次调用回调函数时的返回值。第一次执行回调函数时,previousValue 没有值怎么办?可以用 initialValue 参数传给它。
备注:绝大多数人在一开始接触 reduce() 的时候会很懵逼,但是没关系,有事没事多看几遍,自然就掌握了。如果能熟练使用 reduce() 的用法,将能替代很多其他的数组方法,并逐渐走上进阶之路,领先于他人。
为了方便理解 reduce(),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简单代码,过渡一下:
let arr1 = [1, 2, 3, 4, 5, 6];
arr1.reduce((prev, item) => {
console.log(prev);
console.log(item);
console.log('------');
return 88;
}, 0);
打印结果:
0
1
------
88
2
------
88
3
------
88
4
------
88
5
------
88
6
------
上面的代码中,由于return
的是固定值,所以 prev 打印的也是固定值(只有初始值是 0,剩下的遍历中,都是打印 88)。
现在来升级一下,实际开发中,prev 的值往往是动态变化的,这便是 reduce()的精妙之处。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就明白了。
reduce() 的常见应用
举例 1、求和:
计算数组中所有元素项的总和。代码实现:
const arr = [2, 0, 1, 9, 6];
// 数组求和
const total = arr.reduce((prev, item) => {
return prev + item;
});
console.log('total:' + total); // 打印结果:18
举例 2、统计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:
代码实现:
// 定义方法:统一 value 这个元素在数组 arr 中出现的次数
function repeatCount(arr, value) {
if (!arr || arr.length == 0) return 0;
return arr.reduce((totalCount, item) => {
totalCount += item == value ? 1 : 0;
return totalCount;
}, 0);
}
let arr1 = [1, 2, 6, 5, 6, 1, 6];
console.log(repeatCount(arr1, 6)); // 打印结果:3
举例 3、求元素的最大值:
代码实现:
const arr = [2, 0, 1, 9, 6];
// 数组求最大值
const maxValue = arr.reduce((prev, item) => {
return prev > item ? prev : item;
});
console.log(maxValue); // 打印结果:9
参考链接:
数组练习
splice()练习:数组去重
代码实现:
//创建一个数组
const arr = [1, 2, 3, 2, 2, 1, 3, 4, 2, 5];
//去除数组中重复的数字
//获取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
for (le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 {
/*获取当前元素后的所有元素*/
for (let j = i + 1; j < arr.length; j++) {
//console.log("---->"+arr[j]);
//判断两个元素的值是否相等
if (arr[i] == arr[j]) {
//如果相等则证明出现了重复的元素,则删除j对应的元素
arr.splice(j, 1);
//当删除了当前j所在的元素以后,后边的元素会自动补位
//此时将不会再比较这个元素,我们需要再比较一次j所在位置的元素
//使j自减
j--;
}
}
}
console.log(arr);
清空数组
清空数组,有以下几种方式:
const arr = [1, 2, 3];
arr = []; //方式1:推荐
arr.length = 0; //方式2:length属性可以赋值,在其它语言中length是只读
arr.splice(0); //方式3:删除数组中所有元素。也可以写成 arr.splice(0, arr.length)
join() 练习
问题:将一个字符串数组输出为|
分割的形式,比如“千古|宿敌|素颜”。使用两种方式实现。
答案:
方式 1:(不推荐)
var arr = ['千古', '宿敌', '素颜'];
var str = arr[0];
var separator = '|';
for (var i = 1; i < arr.length; i++) {
str += separator + arr[i]; //从第1个数组元素开始,每个元素前面加上符号"|"
}
console.log(str);
输出结果:
不推荐这种方式,因为:由于字符串的不变性,str 拼接过多的话,容易导致内存溢出(很多个 str 都堆放在栈里)。
方式 2:(推荐。通过 array 数组自带的 api 来实现)
var arr = ['千古', '宿敌', '素颜'];
console.log(arr.join('|'));
结果:
reverse() 练习
题目:将一个字符串数组的元素的顺序进行反转,使用两种种方式实现。提示:第 i 个和第 length-i-1 个进行交换。
答案:
方式 1:
function reverse(array) {
var newArr = [];
for (var i = array.length - 1; i >= 0; i--) {
newArr[newArr.length] = array[i];
}
return newArr;
}
方式 2:(算法里比较常见的方式)
function reverse(array) {
for (var i = 0; i < array.length / 2; i++) {
var temp = array[i];
array[i] = array[array.length - 1 - i];
array[array.length - 1 - i] = temp;
}
return array;
}
方式 3:(数组自带的 reverse 方法)
现在我们学习了数组自带的 api,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 reverse()方法。
练习:数组去重
问题:编写一个方法去掉一个数组中的重复元素。
分析:创建一个新数组,循环遍历,只要新数组中有老数组的值,就不用再添加了。
答案:
// 编写一个方法 去掉一个数组的重复元素
var arr = [1, 2, 3, 4, 5, 2, 3, 4];
console.log(arr);
var aaa = fn(arr);
console.log(aaa);
//思路:创建一个新数组,循环遍历,只要新数组中有老数组的值,就不用再添加了。
function fn(array) {
var newArr = [];
for (var i = 0; i < array.length; i++) {
//开闭原则
var bool = true;
//每次都要判断新数组中是否有旧数组中的值。
for (var j = 0; j < newArr.length; j++) {
if (array[i] === newArr[j]) {
bool = false;
}
}
if (bool) {
newArr[newArr.length] = array[i];
}
}
return newArr;
}
赞赏作者
创作不易,你的赞赏和认可,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: